Y两优17
两次刷新低海拔地区亩产记录;这个品种的稻谷一出来就遭邻省的市民“抢购”一空;更有粮油公司一把手跨省专程来皖向种植大户取经,并确定订单收购该品种.......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品种就是Y两优17。
Y两优17是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一季稻种植,于201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70052。近年来,Y两优17在长江中下游以优质高产、抗倒性强、抗病性强等优势,得到广大种植户和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好评与信赖,同时也受到大米加工企业、粮食收储单位的热捧和青睐。
1、优质、高产的优异特性奠定了市场基础
Y两优17是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株高119.4厘米,植株清秀紧凑,叶片上举,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便于农事操作,田间通风透光好。
Y两优17基部节间短,根系发达,耐肥水,超强的抗倒性好,被农户称为“铁杆稻”。
Y两优17产量高,2014-2016年连续三年国家试验产量名列第一位,每亩有效穗数15.1万穗,结实率82.5%,千粒重24.8克。被袁隆平院士列为16吨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首选品种。
Y两优17米质优,整精米率62.2%,长宽比2.8,垩白粒率6%,垩白度0.7%,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多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1级标准,米质优异,深受米厂老板追捧。
Y两优17抗病性强,区试两年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4.8、4.5,对稻曲病和红叶病不敏感。
“打铁还需自身硬”,Y两优17自身的特征特性,是赢占市场的基础,是得到种植户信赖的前提。
2、抗倒性强,Y两优17一“站”成名
2017年,自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连续40多天的阴雨,致使长江流域稻区尤其是湖北江汉平原60-80%以上的水稻倒伏。倒伏让种植户们减产失收,倒伏让种植户们高价收割,倒伏让种植户们放弃收割。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湖北潜江市渔洋镇王湾村种植户庞明海60亩Y两优17和当地多年推广品种对比,没有倒伏,产量1700多斤,种植户主动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一“站”成名。
无独有偶,天门市皂市镇洪台村全村水稻几乎全部倒伏,唯种植大户张晓敏种植120亩Y两优17屹立田间,直到最后收获。洪台村是有名的“草编之村”,因为倒伏而使120亩的Y两优17稻草,增加种植户收入10000余元。Y两优17在当地一战成名。2019年,洪台村98%以上土地面积种植Y两优17,成为典型的“Y两优17种植榜样村”。
Y两优17的抗倒性,湖北仙桃的代理商这样拍着胸口对农户说:“Y两优17你种倒了,种子不要钱,我帮你收割。”湖南浏阳的客户这样说:“Y两优17,你不收,我不老,你不割,我不倒”。
3、耐高温,Y两优17—稳占市场优势地位
2019年10月中央电视台对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旱情进行了特殊的报道,连续的高温干旱,许多品种枯死失收、减产绝收,Y两优17的田间回访,客户认可,农户点赞,高产喜讯频频出现。在采访怀宁县蜡树镇种植大户查海林时说,今年他种了80多亩的Y两优17,从目前的田间表现来看,丰收在望更甚去年,Y两优17在今年干旱少雨高温的情况下,结实率还能达到80%以上。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是典型丘陵山区,干旱少雨是自然现象,没有水源灌溉,实在是让农户们束手无策,对于Y两优17的种植中馆驿的300亩种植大户这样说:“Y两优17今年不得了了,从种上去到收割没有下一场透雨,连续的干旱和高温,今年的产量一亩地还打了1400多斤。”
高温干旱的直接影响水稻的授粉灌浆,在高温干旱年份凸显出了Y两优17的优势,扎稳了在客户心目中的位置。
4、 抗病性强,扎根种植户内心
丰收的景象原本是黄橙橙、金灿灿的,奈何2018年的秋收是“万里江山一片红”。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为“红叶病”,席卷江苏、安徽的大部分水稻种植区域,许多推广多年的品种遭遇前所未有的减产甚至绝收,Y两优17的绿油油和金灿灿凸显在田间,再次吸引了种植户和渠道商们的眼球。Y两优17抗病性强的的特点再次根植于种植户的心中,博得满堂彩。
和江苏、安徽形成对比的是湖北和河南,2018年秋,和Y两优17类似的品种因为稻曲病的侵袭,使得这些品种田间带着“黑帽子”,收割的稻谷黑黢黢的,严重影响了稻谷的商品性。而Y两优17的谷子依然橙黄喜人,赢得客户的赞赏。
5、米质优,出米率高 推广进入快车道
从2018年开始,稻谷的优质风席卷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水稻主要生产区。出现了卖粮难,难卖粮的局面,一度让老百姓的粮食搁浅在库。压价、拒收、无人问津,让种植户们苦不堪言。Y两优17凭借着米质优的特点,得到米厂和粮食收储者的加价抢购,让Y两优17的推广进入了快车道。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四姑镇种植大户齐经涛曾高兴地表示:“我今年种植Y两优17五百多亩,机插秧的合1600多斤,直播的合1700多斤,一共90多万斤稻谷,米厂加价2分钱一下子拉走完了。因为出米率高,米质好,被一家连锁超市一次性采购了。这个Y两优17产量高,好卖谷,我明年都种这个。”
种植大户的路子越来越广,盈利的方式也随之改变。湖北省黄石阳新县木港镇种植大户柯杏美连续3年种植Y两优17,在与他的交流中得知,Y两优17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优。他种植的Y两优17谷子没有卖给米厂和谷贩子,而是通过米厂加工成大米,自己在集镇上销售,不仅好卖而且拉了不少的回头客。
2018年11月,在江苏省南京农学会主办的“2018年南京优质籼米”评比中,安徽袁粮选送的Y两优17在产量、抗性、稻米外观、品质、食味等方面获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一举揽获金奖。
6、订单收购,解决种植大户后顾之忧
浙江省长兴县是粳稻的主产区,2019年秋收之后,因为粳稻价格下调,粮库拒收,米厂拒收,稻曲病严重等原因,许多种植大户陷入困扰,明年种啥?2019年12月31日长兴天德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彰组织当地经销商及种植大户等180多人,召开了Y两优17品种推介会,公司副总经理兼袁粮种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乔保建分析了当下市场需求拐点下如何选择品种及如何达到高产的条件和管理方法。
天德粮油董事长吴永彰在会上与180多名种植大户达成种植和收购协议,不仅解决了种地大户种啥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大户卖粮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Y两优17在长兴县的推广,搭上了订单农业的快车,让Y两优17的推广走地更快更远!
7、高产,是Y两优17的根本
解决品种的抗倒性和优质的问题,种植户对“高产”的追求是永远不变的。通过连续4年的种植,Y两优17的高产捷报频传。
2017年,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委托随州市农业局种植的106.5亩Y两优17,在2017年9月22日公关测产中,取得940.15公斤/亩的好成绩,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继2018年10月28日在芜湖市芜湖县六郎镇润程家庭农场低海拔地区Y两优17亩产干谷900.5公斤之后,2019年10月27日,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芜湖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专家在芜湖市芜湖县六郎镇润程家庭农场,对2019年中稻宽窄行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示范项目6块地进行现场机收,六块地种植的均为Y两优17品种,亩产干谷902.8公斤,Y两优17再破低海拔地区历史记录!
8、虾田种植,凸显综合优势
随着种植大户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增加,土地逐渐集中,口粮主要靠买,优质米的的需求量不断攀升。虾稻种植模式,既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利用率,同时增加了稻米的品质,这种复种轮作模式得到种植户的认可,并逐步扩大推广。虾稻共生的特殊性,对水稻品种的要求较高,不仅株叶形态上冲,田间通风透光,而且绝对的耐肥耐水,同时稻米商品性好,口感劲道。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黄圩乡稻虾轮作种植大户徐如喜,连续三年种植Y两优17,每每谈起Y两优17的种植,都洋溢着骄傲的笑容。200多亩的稻虾田,小龙虾的收入40多万,稻谷的收入40多万,方圆百余公里的稻虾种植户们,纷纷前来咨询、学习。
一样的田,一样的品种,不一样的销售思路,徐如喜的Y两优17稻谷,没有卖给米厂,也没有加工成大米销售,而是将稻谷直接以1.35元/斤的价格高价卖给了周边的农民和南京的市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Y两优17谷子,还没有收获呢,就已经卖完了。”谷子晒干的时候,慕名而来的人赶到他家,排队等稻谷过称,那情景壮观地很。
素有“中国小龙虾之乡”的湖北省潜江市的经销商,对Y两优17的种植更是感慨良多:“Y两优17在潜江的种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是的,Y两优17在潜江,最迟播种的有6月20日,秧龄最大的有60天,亩用种量有6斤,一生浸泡在水里,长达170多天不收获等等等等,把Y两优17种出了神话,种出了佳话。正如一个零售商对Y两优17高度评价“坚强稻,稻坚强,Y两优17就是强”。
Y两优17
Y两优17,201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突破200万亩,2019年突破350万亩(其中安徽省突破100万亩),跃居长江中下游水稻单品销售前列,局部地区已成为主推品种。预计2020年将突破400万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Y两优17的优秀正在延续,Y两优17的卓越必将服务更多的种植户。
0551-65667688
0551-65667688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淮南北路与梅冲湖路交口东北侧
231131